“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是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建立的跨校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等重要论述精神,围绕“国之大者”创新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着力培养能向世界讲述21世纪马克思主义、能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的优秀青年人才。2022年3月5日,该项目正式举行开班仪式。目前共招收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中共党史、英语文学叁个本科专业的104人,其中2021级20人,2022级28人,2023级30人,2024级26人。
该项目充分实现了一流高校资源整合、“础+”学科强强联合,在培养机制上实现了协调创新,知识能力培养上实现了同步提升。
一、一流高校资源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都是诞生于延安的具有红色基因的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情谊和共同的家国情怀。两校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本着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整合优势、协同创新的原则,着眼“国之大者”,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是两校合作的重点项目,旨在探索“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础+”学科强强联合。中国人民大学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学科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两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不仅拥有丰富的办学经验,而且在上一轮学科评估中均获评“础+”,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以两个学科为支撑建立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充分体现了当代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为党和国家培养能向世界讲述21世纪马克思主义、能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的优秀青年人才。
叁、培养机制协同创新。“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学制4年,采取跨校主辅修的创新形式开展联合培养。入选项目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主修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类专业,辅修英语专业;入选项目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主修英语专业,辅修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类专业。两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探索形成叁项创新性培养机制:
一、跨校学籍制。确保辅修学生与本校学生获得同等的选课机会和学习资源,实现同学习同要求。
二、灵活选课制。入选项目的学生只需在本科4年内完成辅修专业计划,期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安排修课时间。同时,两校还开放主修课程资源供辅修学生选修。
叁、联合管理制。两校教务部门为总协调单位,负责项目运行,两个学院负责教学实施;两校学生共同组成项目班,并由学校指定分管领导和选派辅导员,负责班级日常管理。
四、知识能力同步提升。按照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两校认真设计培养方案,在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其中,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类专业培养方案坚持理论、历史、文献、前沿四者有机统一,帮助学生掌握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提升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的能力;英语专业培养方案在夯实英语技能基础上,开设中国文化、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世界文明等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和世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版权所有 ?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