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马院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博士生课程建设
落实顶层设计,完善课程建设。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实施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后备人才计划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后备人才专项计划”),中国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自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在全国率先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博士生必修课程以来,于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第四次开设该课程。经过四年的探索,本学期课程在初步形成体系化教学团队、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基础上,着力增强教学教法授课力度,持续推进后备人才专项计划课程建设,使中国人民大学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的思政课教学能力得到更加系统的培育,切实提升后备人才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走通了以学科建设支撑思政课教学、以提升教学能力为重点的新路径,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高质量后备人才作出了有益探索。
以高质量师资传道受业解惑&苍产蝉辫;以高水平教法专攻思政术业
本课程共计2学分、34学时,开设8周,8场讲座,1次教学展示。学院在已有规划课程设置、授课团队的基础上,新增了今年获北京高校“青教赛”佳绩的张苗苗副教授分享教学实战经验,为保证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课程内容涉及思政课教材的演进历程、教学基础理论、前沿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示范和经验分享等多个方面。
第一讲:邱吉教授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课程的设计理念与关注焦点,整体介绍了课程定位、教学目的和课程大纲。立足思政课发展实际,持续精进地从课程存在的空间维度、教材设计的逻辑向度、授课论点的阐释精度、教学案例的分析深度、课堂交流的活跃程度、课堂技术的应用尺度等六个方面出发,向同学们全景式展现了思政课的创设与发展历程,分享宝贵教学经验,解答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讲好思政课必须具备的学科观与素养观,指出教学实践不仅是一进一出的过程,而且是再进再出、甚至是多进多出,反复打磨,不停琢磨的过程。
第二讲:宋友文教授从新时代思政课发展新要求出发,系统梳理了十八大以来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文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对思政课建设提出更高的时代要求。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持续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宋友文教授特别强调,要讲好思政课,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具备“胜任力”,必须紧跟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最新政治论断,发挥个人在形象、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行为技能等方面的特征特长,实现思政课政治性、学术性、趣味性的有机统一。
第叁讲:董佳教授以“一门课、一本书、一条路”为线索,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容沿革、教学思路和教学办法,透彻分析该门思政课的展开逻辑和发展可能。他明确表示,同学们需要同时具备专业课和思政课两种思维。专业课思维重在如何研究历史,是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从事历史研究,还原历史真相;思政课思维重在如何看待和叙述历史,应当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讲好近现代史纲要的要领在于抓住历史发展的主流主线,在保证阐释准确性的同时,讲清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
第四讲:汪亭友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培养大学生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素养的关键课程,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和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居于关键核心地位。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理论性、整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学不进去、理解不了、把握不住、情感难以共鸣、知行转化较为困难等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要花时间刻苦研究,努力将理论问题现实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宏大体系问题主体化,在与学生的认知共振、情感共鸣、体验对接中提升教学效果。
第五讲:在王易教授指导与支持下,张苗苗副教授结合丰富的思政课教学实践,立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强调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思政课要重视注意力的管理,以教师为主导,搭建好讨论空间,处理好聚焦与失焦的问题,通过耐心的讲授疏通逻辑、讲好道理,塑造学生们的叁观。好的课堂不是曲高和寡,而是师生的共振、共鸣。在现实课堂中,思政课教师要坚定政治立场,不能回避问题、躲避问题,要与学生站在一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大家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第六讲:在秦宣教授指导与支持下,欧阳奇教授从历史回顾、案例分析、心得体会等多个层面出发,详细讲解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研方法。根据自身参加教学比赛的经历,生动诠释教学相长的必要性,激励大家以研促讲、以讲促学,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处理好知识与信仰、教材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主导与主体、模式与技巧、内容与形式、共性与个性、建设与批判、教学与研究、魅力与情感等重要关系,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第七讲:侯衍社教授从教学分析、教学实践、教学借鉴等方面展开,向大家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侯教授向同学们明确表示,思政课要想说服人,理论彻底是关键。侯教授以“文化热”现象为引子,向同学们讲解了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与创新方向,揭示了当前国家如此关注文化问题的实质即是对从价值观维度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迫切需要。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只有以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眼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才能明晰新时代各项实践的发展规律,才能以科学洞见大幅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第八讲: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席专家刘建军教授,围绕“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述,深刻剖析了讲道理的科学内涵,即讲理性、讲思想、讲规律、讲政治、讲做人,揭示了讲准、讲深、讲透、讲活的具体内涵与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坚持老师用心教与学生用心悟相统一,自觉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提高理论水平,不断提升讲课艺术,经常调整自身状态,灵活运用讲道理的方式方法。刘建军教授还讲授了怎样研读经典着作、怎样学习党的文献、怎样甄选研究课题、怎样撰写理论阐释文章的方法论,帮助同学们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
精诚协作把道理讲准讲透讲活&苍产蝉辫;实践体悟促学生立志立德立人
经过8位老师的细致讲解和同学们的系统学习,为切实提高大家的教学素养、从实践中体悟思政课的教学规范,于2023年12月28日下午举行教学技能展示和学习成果汇报活动。51位同学按专业划分为10个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紧密配合,从前期的材料收集、教案撰写到中期的讲稿打磨、课件制作,再到后期的各小组选派1名代表做15分钟的教学展示,深度体验了思政课备课的全环节。
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成员:张贝贝、周子煜、黄睿群、潘剑瑛、秦立富、刘欢
秦立富同学向大家讲授“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以案例、说理、互动有机结合的方式,讲解全面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优势,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是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循序渐进、渐次深入,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刻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规律,必须坚决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
0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成员:余云霞、陈安雪、李奥美、郭平平、杨晴
余云霞同学以“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为主题,有意识地设置教学情境,以温故开新,重点讲授了价值的定义,回应了生活中对于价值本质问题的争论,阐述了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性,从理论上揭示了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价值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同时,价值评价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别。通过讲授,同学们初步理解了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获得了重视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创造价值的意识。
0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成员:叶文龙、裴林林、蔡雯琪、陈煜桦、李少杰、王浩、吴悠
裴林林同学采用新的表达方式,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2奥+1贬’”为题,采用问题链教学方法,讲授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概念和基本内容组成,揭示了从“第一个答案”到“第二个答案”的理论意义和“刮骨疗毒”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继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健全自我革命制度体系等自我革命的具体做法。同学们通过学习课程,了解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史实,领会到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是百年大党长盛不衰、风华正茂的奥秘所在。
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成员:陈莹莹、王晓菲、张莹云、林炜、李素琴
陈莹莹同学以“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题,以回顾交往理论和讨论当前全球性挑战为导入,耐心地解释了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重点分析了为什么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化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逻辑,揭示了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培养了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增强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0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成员:李昊天、冯帅儒、方亮、陈乙瑶、赵思斯
冯帅儒同学以“党的七大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为题,从世情、国情和党情上分析了党的七大的召开背景,清晰展现了党的七大召开过程及其具体内容,提出了党的七大对我们今天的两个重要启示,一是要始终坚持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二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培养了学生以整体性视角考察历史的学习能力、以时代问题导向考察历史的思维能力。
06《思想道德与法治》
成员:王尚、李洪满、刘睿基
王尚同学“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题,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引领同学们想象自己在革命年代应当如何想、如何做,共同品味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又通过党的革命历程和各位领袖的真知灼见,激发了大家的精神信仰底气和奋斗志气,回应了如何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问题,激励同学们继承和发扬先辈厚积薄发、担当奉献的革命精神,努力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07《思想道德与法治》
成员:曲嘉媛、朱惠羽、李丽、刘志铭、特尼格尔
刘志铭同学以“直视骄阳 只争朝夕——辩证对待人生的生死矛盾”为题,从个人健康焦虑出发观察类似的社会热点现象,引申出辩证看待生死矛盾的宏大命题,揭示死亡恐惧的表现形态,强调生死矛盾是人们应该首要关注的问题,辩证看待和深入理解的人生矛盾的基本态度——直视骄阳。提出大学生应珍爱生命、珍惜韶华,在服务人民、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发掘生命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努力让有限的个体生命赋予无限的意义和价值。
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成员:揭祎琳、关越、徐鸣威、薛思齐、刘梦演
薛思齐同学以“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为题,以《觉醒年代》当中“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一幕为引入,从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与国际背景四个层面,讲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再以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的革命经历为线索,串连起中共一大召开的过程和中共一大的具体内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以 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建党百年“七一讲话”引出伟大建党精神,带领学生解读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成员:林宝怡、翁倩琳、庄莹、李源、赵恩德
赵恩德同学以“探寻资本的奥秘”为题,围绕资本的特性与本质,借助皮尔先生和贝索斯的故事,阐述了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讲解了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们认识到了资本在实现价值增殖过程中对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全面认识资本的一般属性和基本特征,辩证看待资本的两面性,充分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成员:魏赏、陈洪鑫、陆君瑶、庞中豪、张潇梦
庞中豪同学以“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为题,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揭示,带领学生了解了文明的丰富内涵、多样类型以及处理文明间关系的正确方式,引导学生要掌握从社会生活实践的角度分析文明形成的观点和方法,重点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立及其对于世界文明的重要意义问题。通过本课,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提升了学生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大势下,培养自身的责任担当,主动承担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意识。
点评总结促进步&苍产蝉辫;任重道远再奋进
各小组教学展示结束后,邱吉老师对10个小组的展示作了整体点评。各小组能够充分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挖掘鲜活实践案例,反映新时代伟大成就,围绕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史论结合进行教学展示,并表示大家的努力和成果值得肯定。但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共性问题。一是授课对象的针对性不强,其授课对象的年龄、专业、需要、认知水平等深入了解不够。二是课程导入目标不够明晰,案例与内容的契合度不紧密。叁是问题意识不强,理论分析一针见血力度有待提升。在指出问题的基础上,邱吉老师对同学们提出讲好思政课的“八个注意事项”,即导入要承上启下、案例要精选精研、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突出、知识性和价值性要统一、不同教学方法要有机搭配、课程收尾要总结提炼、教学效果要综合评估,期待同学们在不断钻研、不断尝试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课程行将结束之际,同学们分享了学习心得:
作为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未来大概率是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因此,熟悉思政课教学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学院设置和安排此门课程,老师们细心讲解课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思政课教育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性;让我们意识到讲好思政课,必需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要”;要做到熟知教学内容,深谙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方法结合得恰到好处。最后一堂课的汇报环节,使同学们由理论走上了实践,扮演了短暂的“思政课教师”角色,通过同学们认真的点评环节与邱老师的悉心教导与总结,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做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必定要付出心血,牢记使命。
——特尼格尔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思政课教学的艰辛。理论只有付诸于实践才能表现出理论强大的生命力,而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课本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才能算是一堂有意义的思政课,也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庞中豪
思政课从怎样视角讲深、用哪些内容讲透、以何种方式讲活、拿什么态度讲好,这是我们需要长期思考的。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亲身经历了从课前选择素材、分析重难点、设计教案和笔笔罢到授课的备课全流程。老师们对课程沿革、教材编写、前沿问题的讲授以及分组展示后针对性的点评给了我们极大收获。在未来我们也要打好基础、充实理论、吃透教材、紧扣热点,努力阐明道理、讲好故事。
——裴林林
这是博士研究生阶段最后一门专业课,聆听学习老师们几年、几十年以来的课程研究思想、教育教学经验、治学为师信条,学生深感荣幸,更深受启迪。思政课是一件事,需要研究、需要打磨,细致地努力是可以做好的,但思政课更是一项事业,需要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磨炼的是自己的心性人格,锻造的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忠诚信仰,要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更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刘志铭
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将我们日常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同课堂讲演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在老师们的授课中逐步完成身份的转变,更好地理解如何备好一门思政课、如何讲好一门思政课、如何改进一门思政课,为我们未来走上讲台接过接力棒打下了基础。
——方亮
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教师行业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都需要走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讲台。非常感谢能够经历这一次从教案撰写到现场展示的锻炼。我们小组是一个非常棒的团队,从课题拟定、教案撰写和课堂展示,大家都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让我体会到了这一过程的乐趣和成就,最后的展示或多或少的不足,也让整个过程更加真实和丰富。希望更多的学生可以在这一课堂上获得自己的收获!
——赵恩德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为期8周的学习,同学们对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技能方面有了深入了解,认识到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收获颇丰,立志将自己打造为一名有理论、懂实践的思政课教师。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课程及其教学团队将继续创新、不负众望,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努力将课程打造为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所期待的“金牌课程”。
版权所有 ?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