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过去五年,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八个相统一”等重要理念为指导,立足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钻研新时代纲要课教学基本规律,走出了一条打造 “金课”的新路。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纲要课建设
我们党有着重视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人民大学在纲要课建设中坚持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历史的重要论述作为课程建设的根本遵循,发挥纲要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近五年,围绕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等理论书籍和相关重要文章,学校组织师生以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推动纲要课建设工作,取得一系列建设成绩。例如:2019年,学校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纳入“123金课”体系;2020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课程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时,学校组织编写《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等成果;在面向本科生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础上,设置“四史”思政课选修课程。在课程建设规划、支撑课程体系、课程学习资料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人大风格。
二、汇聚校内资源,推进集体备课,打造经师人师相统一的教师队伍
学校在办学治学实践中,高度重视纲要课教师队伍建设,统筹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中共党史党建、中国史、世界史等多个学科资源,打造经师人师相统一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有24名教师承担纲要课教学工作。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5名、讲师6名、博士后1名;有教育部长江学者4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名,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形成了“老教授带头示范+骨干教师积极担当+青年教师全面参与”的教学团队。齐鹏飞教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凤城教授、周家彬副教授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题组主要成员;何虎生教授编写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疑难深度解析》。
在完成纲要课教学工作的同时,广大教师积极做好科研工作,以专业研究提升纲要课教学质量。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多项;出版学术着作21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历史研究》《教学与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党史研究与教学》等期刊学术论文200余篇。
叁、坚持集体备课,深耕课堂教学,建设学生入脑入心的纲要“金课”
在教学实践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研部坚持以集体备课会机制,统筹推进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将教材内容细分为16个教学专题,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变。课堂教学内容围绕“六个知识模块”展开:第一,把党的创新理论第一时间融入纲要课教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历史的最新论述,结合丰富的时政热点,引导学生用宽阔的历史视野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第二,把教材内容按章节讲全、讲准。实现从1840年至今的教学知识全覆盖,引导学生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等多个维度,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第叁,发挥教师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研究优势。鼓励教师结合研究专长,丰富教学内容,用学术研究支撑课堂教学。第四,围绕学生专业组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用各学科知识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第五,把人民大学校史融入纲要课教学。把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育人目标讲清楚,激励学生坚定紧跟党走的历史自信。第六,把北京市发展史纳入教学范围。上好“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引导学生从历史变迁和理论知识中理解社会变革。
中国人民大学纲要课课堂教学知识模块
四、紧扣学生实际,开展课后探索,推动纲要课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
根据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科的突出优势,动员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推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第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落实“小班”教学要求,教学班级按书院制设置,把专业相近的学生集中到同一课堂。开展“从数据看中国”、“从专业看历史”、“从文化看变迁”、“从技术看进步”等探索方向,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抓手”。第二,丰富课外探索方式。依托学校广泛使用智慧教学设备的优势,组织学生用课件讲解、弹幕评论、词频统计、数据分析、故事分享、情景再现、微视频等方式,分享课后探索的收获。第叁,认真开展课业辅导。授课教师、助教深入到各个小组,从文献研读、资料搜集、知识链接、理论分析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用专业视角理解纲要课知识。2021年“纲要”课教师带队参加北京市学生“四史”学习知识竞赛总决赛,获得高校组一等奖。
五、发挥平台优势,创新学习成果,高质量供给纲要课教学研究资源
在课程资源方面,纲要课教研部教师积极参与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协助拍摄了《名师大家讲党史》《党史百年》《跟着总书记学党史》等视频学习资料。开通运行“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数据库”,以及包括纲要课在内的教学“示范教学库”、“教学内容库”、“教学课件库”、“教学素材库”、“重点难点解析库”、“参考教案库”、“经典文献库”,为全国各地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料。
六、坚持共建共享,拓宽交流协作,为全国纲要课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经过长期建设,中国人民大学纲要课质量不断提升,受到上级的高度认可和兄弟高校的一致赞誉。在此过程中,为增进同各兄弟高校的交流合作,学校组织了一系列与纲要课教学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举办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端论坛、中共党史学科建设高端论坛,组织全国各地纲要课教师共同研究提高纲要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派出多位教师带队参加各地“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活动。与此同时,接待国内多个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校参观考察,就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纲要课教学相关学科建设,展开丰富的交流协作,不断增强中国人民大学纲要课教学在全国的影响力。
版权所有 ?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