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6日,由中国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主题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视角”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意大利乌尔比诺大学、美国杜肯大学、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加拿大约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校社会科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术媒体的资深编审等与会者近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5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致欢迎辞。郝立新教授认为,5月5日恰逢马克思诞生198年周年纪念日,又是中国农历立夏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欢聚北京共同探讨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在为期一天半、共6个时段的主旨发言和圆桌讨论活动中,与会者分别就如下议题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讨和对话:(1)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多维度开展(以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及其手稿群的研究为例);(2)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以对当代资本主义新特点的深入分析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例);(3)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逻辑进程(以辩证法研究的范式转变和资本逻辑批判的理论路径探讨为例);(4)国外马克思主义新社会运动研究及其思想史轨迹(以《资本论》在当代英美世界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对欧洲和英美国家性别、种族和阶级运动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虽然与会中外专家的视角是多样的,但大家可以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既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也需要结合当下世界的、东方的、特别是中国的实际,以新的视角审视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创新的问题。因而在 21世纪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应当紧扣时代的根本性问题即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境遇中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在此情境下方可进行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基础的经典再阐释和理论再创新工作,进而努力做到对现实进行再研究。
本次会议系庆祝马克思主义学院建院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也为中国人民大学乃至在京高校和科研机构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理论专业的青年教师和硕博研究生提供了一个高效、可持续的国际学术对话交流机会和平台。
版权所有 ?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